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育儿宝典 > 正文

“吃手”不是大问题

2015/12/31 10:25:11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:育儿宝典

 很多父母都会经历为宝宝爱“吃手”而烦恼的阶段:刚把小手从宝宝嘴巴里拿出来,没一会儿功夫,宝宝又把小手塞进嘴里“吧唧吧唧”地“啃”起来了。无论是戴手套,还是不断拉手,都无法阻挡他“吃手”的节奏,真是“任性”。

  小米的吃手行为相对其他宝宝来说,要略晚一点,差不多到了5个月才开始。对于她吃手这件事,外公外婆都很关注。毕竟在老一辈人眼中,吃手是一件很不卫生,又很容易造成各种不良影响的坏习惯。于是,有一段时间,经常可以听到外婆的声音:“米米,不要吃手!”“手上有好多小虫子,吃进肚子会生病。”不过,这样的言语对于米米来说毫无作用。

  吃手是孩子口腔敏感期的表现

  其实,对于小米吃手这件事,我的意见不是很大,因为我知道这是口腔敏感期的特点。

  宝宝口周神经相对来说发育比较早,因此嘴巴对于小月龄的婴儿来说,就是他们开始探索世界的工具,有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称为“口欲期”。

  吸吮手指的过程其实不仅是他们学习和玩耍的过程,也是他们智力发育的一个标志。他们先是学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,然后开始笨拙地将整只手塞进嘴巴里,再接着是吸吮两三个手指,最后发展到灵巧自如地吸吮某一个手指。这对帮助宝宝眼、手的协调发展,为后面的准确抓握打下基础。

  由此可见,吃手是宝宝成长的自然规律,我们只要顺其自然就好,当口腔敏感期得到满足之后,自然就会“移情别恋”。

  保证卫生的同时,适时转移孩子对“吃”的关注

  只要小米的手是干净的,指甲是修剪过的,我基本上都不会太过关注她的吃手行为。平时外出,我也会随身带一包婴儿专用除菌湿巾,随时给她擦手,为她准备一个相对卫生的“吃手”环境。

  虽然,我会允许小米自由地吃手,但这种自由也是有限制的。如果她吃得比较频繁,我还是会阻止的。一般来说,我都是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,比如,当她又想吃手的时候,我会让她帮忙拿这拿那,这个过程中,她会沉浸在拿和递的动作中,自然忘掉要吃手的事情。这样的效果,比外婆不断的言语阻止,效果要好很多。

  有时候,吃手是因为压力大

  小米的吃手敏感期在我们给予的自由下,结束得很早。哪知道,随着她去年9月份进入幼儿园,吃手行为居然卷土重来了!而且,随着她年龄的增长,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:她吃手吃得很有技巧,懂得避开我们。

  入园前,我带小米做过体检,知道她并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,或是缺乏维生素等健康原因才吃手。于是,我决定将每天睡前的故事时间增加半个小时,而这半个小时,是我们聊天的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会给她聊聊我一天的生活,也会引导她说说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。刚开始,她主要是听我说,慢慢地,她说的开始多起来。

  原来,那段时间幼儿园在准备春节前的花样操比赛,小米要站在队伍第一排,她开心的同时,也紧张好强,着急学会,结果却适得其反,连连出错。时间一长,自己给自己太多压力,而她又不好意思跟老师和家长说,结果,只能通过吃手来缓解。

  了解到小米的心理状态,我鼓励她不要着急,平静用心去记老师教的动作,有不明白的,可以多问问老师。如果在幼儿园练得不好,可以记住动作,回到家多练习;有什么困难也可以跟老师或者妈妈说,大家都会帮忙的。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,小米不但吃手的现象越来越少,而且心情也开朗起来,说明,我对了!

  所以,我想对各位妈妈说:吃手是孩子一定会出现的口腔敏感期的表现,如果我们粗暴地阻止,它要么会延迟出现,要么存在的时间反而延长。既然如此,我们不如尊重这一敏感期,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尊重孩子的发展,尽量满足他的需求,允许他自由地“吃”,当这一敏感期顺利地度过了,孩子自然也就不再把东西往嘴里塞了,不信,试试看!